• 区划代码:420526000000
    地名由来:“因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”而得名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4归州兴山县:“兴山者,环邑皆山也,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上,故名。”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汉属南郡秭归。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(260年)析秭归北界立兴山县,隶建平郡。“因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”而得名。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(577年)置长宁县,兴山并入长宁,属秭归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,改长宁为秭归,兴山入秭归,属巴东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复设兴山县隶归州。天宝初属巴东郡。乾元初仍属归州,属山南东道。五代十国后梁时(907-923年)隶前蜀。后唐时(924-936年)隶荆南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,改兴山为镇入秭归。元佑六年(1086年),复设兴山县隶荆北路。南宋建炎二年(1128年),隶夔州路。元因宋制兴山县隶归州。至元十六年(1279年),兴属归州隶湖广行中书省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,改属夷陵州。正统七年(1442年)。兴山并入巴东。弘治二年(1489年)复设兴山县隶归州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升夷陵州为宜昌府兴山属之。1912年后宜昌设第九行政监察区,后改为第六行政督察区,兴山隶属未变。1949年8月湖北省宜昌地区至今。兴山旧治高阳城(今古夫镇丰邑坪村)。唐贞观十七年(643年)迁往太清镇。天授二年(691年)移治夔子城。宋开宝元年(968年)迁治昭君院。端拱二年(989年),徙香溪河北岸至今1002年。筑土城始于康熙十年(1671年),嘉庆九年(1804年),改建石城。旧有城墙已大部拆除,只有西门城楼尚在,“望山门”三字仍清晰好认。******1992年7月6日批准撤销宜昌地区,此县划归宜昌市管辖。******1992年12月12日批准将兴山县人民政府驻地由高阳镇迁至古夫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