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区划代码:410523000000
    地名由来:汤阴古称荡阴,因居荡水之南得名。《水经·荡水注》:“荡水出县西石尚山泉,流逕其县故城南,县因水以取名也。”后改荡水为汤水,故亦改荡阴为汤阴。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汤阴古称荡阴,因居荡水之南得名。战国先后属赵、魏。汉高祖二年(公元前205年)置县,至三国,先后属河内郡和魏郡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年)称魏德县,县治在今城南将城村,属隆虑郡,齐废·隋开皇六年(586年)复置汤阴县,治所在今城东古贤村,属汲郡,十年(590年)并入安阳,十六年(596年)再置汤源县,治所迁城西今故县村(现属鹤壁市)。大业二年(606年)撤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汤源县,属卫州、治所古荡阴城(今治所),六年改属相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又改汤阴,沿袭至今。五代属昭德将军节度,宋宣和初(1119年)改属浚州,后属相州。金、元、明、清属彰德府。民国初废府治,属河北道。1924年属河南第三行政专员公署。日军侵占时期(1938年-1945年)属豫北道。1943年在******领导下,在县境西岗山区建立汤阴县抗日民主政府。1944年元月改建为汤淇抗日县政府,同年12月改名为安汤抗日联合政府。1945年日军投降后,国民党统治区复属河南第三专员公署。同年10月安汤抗日联合政府分设,县东成立汤阴县政府。1949年建国后,属平原省安阳行政专员公署。1952年改属河南省安阳行政公署。1958年属新乡行政公署。1961年复归安阳行署。1983年归安阳市管辖。